點豆花 – 吃的製程藝術
豆腐的歷史,最早可回溯至漢代淮南王劉安所發明。除此之外,亦有資料認為,豆腐可能係為於五代、唐代,更或是宋代。不論其確切的發明年代為何,這些黃豆類製品已佔據我們每天飲食的一大部分。而豆腐有趣的地方,在於它製作的過程,許多不同的要素將會導致不同的口感,進而又創造出不同黃豆類製品,例如板豆腐、豆腐乾、豆花、豆漿等等日程可見的食物。

而這種黃豆類製品與藝術的關係又係如何?就先讓我們從這製作過程的一開始講起:
首先,將黃豆浸泡水中,並且沖洗乾淨後,再將其放入機器搾汁。這時所搾出的黃豆汁係所謂的生黃豆汁或稱為生豆漿,必須再煮沸後才可飲用,或是進而製作成其他黃豆製品。
有趣的是,在榨汁過程中,水分與黃豆的比例,會影響到榨汁後的泡沫多寡。泡沫的多寡又影響到該次搾汁的黃豆產生多少黃豆汁。故有些商人為了提高榨汁後的液體比例,在前階段就先放入更多的水分,以產生更大商業效用。但在這豆腐製造的藝術上,這是不被容許的,一來不正統,二來它將影響最後豆腐、豆花的扎實度以及密度。

第二,是所謂的「點豆花」,也是本篇要說的重點。這三個字字面上簡單,其實拆開後,一邊細看著那一鍋煮沸的豆漿,更覺有藝術氣息。在上個階段豆漿被煮沸後,要進行「點鹵」。而點鹵又分為鹽鹵和石膏二種。點鹵時,需要非常確切的比例與相對的量,以湯匙不緩不急地均勻攪拌豆漿。這個過程,又有一種非常藝術的稱法 – 點豆花。
在想像上,豆漿與點鹵動作產生了化學反應,這密度緊實的豆漿內部,好像花朵般綻放,在每一空間的液體裡,如煙花雲朵般的擴散流動。古人究竟是貼著多近的距離,或是用什麼奇特的角度,來觀看這所謂「花」的變化,真令人玩味。

所以,在點豆花的「花」字上,它可以被解釋成綻放、擴散、流動等等的動態變化;也可以是形容其液體中的綻放如花朵般的樣子;更可以是一種敘述點鹵在鍋內變化的說法。總括而言,花這個字包含的動詞、形容詞、名詞、副詞的概念在裡面,好不美妙。
而最後一個階段。在點豆花後,可以將前階段的豆漿做成板豆腐、豆腐乾或是豆花,差別在於水份或是鹵水的添加。在板豆腐與豆腐乾的差別,就在於製作豆腐乾時,須將水分擠出,而這擠出水分的多寡,也會再次影響豆腐乾或是板豆腐的口感。豆花製作上,則是快速將滷水以及豆漿添加至容器裡,並且快速攪拌以製成。
張大哥,本持著對黃豆類製品的興趣及對食品安全的執著,與太太林小姐在永和開了一間鄰家豆工坊。不只販賣這些美味的食物飲品,還教消費者了解整個製程每一個環節的專業知識。
每天七點左右,可以從鄰家特別的透明對外設計,看到張大哥開始製作豆腐。即便昨晚已經清洗過所有鍋具器具,開始的第一件事仍然是不厭其煩的再次清洗。
對於店內的黃豆,章大哥選擇來自於加拿大的非基因改造黃豆。他認為,所有的前提都是健康,包含黃豆搾汁的水,也使用過濾水,希望能在出來的成品上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和青睞。
為了取得純度高的豆漿,水分和黃豆比例達到1:1,並且煮沸兩次,再將產生的泡沫撈除,這些泡沫也是豆漿的一部分,因此這麼做會損失許多豆漿的量。不過張大哥說,這樣才是他認為好的商家。而對於這種以品質為優先的製作方式,價錢上的確會比傳統市場來得高,但換來的健康與食物的細膩度,卻不是幾十元的價差能換取來的。
點鹵的過程,會看到張大哥一貫的科學化作風,每樣東西的量和比例都抓得精準。在攪拌完成後,他開始非常有興致地跟我解釋剛才說到的「點豆花」,說到這些豆漿、豆腐的典故,你會覺得站在前面的這位豆漿豆腐店老闆,頗有文學造詣、深度的。
從上方看點豆花的樣貌。我們越聊越起性,對於先人這豆腐製程命名的文學造詣感到敬佩及驚豔。當然我也在想,若能夠將相機潛下豆漿裡拍攝,也許還能實際重現那「花」的面貌呢。
製作豆腐的過程,會看到張大哥不斷將液體擠出,將豆腐的扎實度在這階段再加強一次。而這不是簡單的工作,在一旁的我,看到他不斷重新包覆、按壓擠漿,一邊又忍受著工作區域和豆漿的高溫蒸蝕著他,只能暗自佩服。
前方一格一格的容器,是做豆腐干用的。而豆腐干就是我們平時所吃的豆乾(干),豆乾會有深咖啡色是因為在製作完成豆腐干後,再將其放入滷汁或醬油醃製,故顏色較深。
豆腐做完後,張大哥馬上請我試吃一塊,口感的確明顯比平時所吃的豆腐扎實許多,且黃豆香味也非常濃郁,光是用手接過那塊手掌大的豆腐,已能知道它有幾兩重了。而冰鎮後的豆腐,會再將扎實程度提升並保持至另一境界,最後再使用封口機,將它們一一包裝好,放置櫃檯販賣。而在我們封口時,已有顧客在這小工廠的一大面透明玻璃外看著,好像在觀看一齣關於豆腐的舞台劇似的,眼中充滿信任與期待,馬上就趁熱買走幾盒。
大約十二點前,我們結束了今天的製程作業,完成許多產品,將他們包裝上架。我坐在這一大片透明玻璃前,一邊吃著他們請我吃的豆花,一邊看著張大哥清洗他的小工廠。
Back to Top